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不可以不学会的语文结构规律

   日期:2024-04-21     来源:www.yjwzd.com    浏览:717    
文章简介:世间的事情看上去凌乱不堪,其实非也。北宋大理学家程颢在诗《偶成》中说:万物静观皆自得,四时佳兴与人同。

世间的事情看上去凌乱不堪,其实非也。北宋大理学家程颢在诗《偶成》中说:万物静观皆自得,四时佳兴与人同。道通天地有形外,思入风云变态中。告诉大家的道理是万事万物需要注意观察,便会有所收成。大千世界中存在着一个“道”,这个“道”就存在于千变万化的有形物和无形物之中,因此,大家的思维应深入到有形或无形物中去探寻这个“道”。这个“道”就是规律。就语文而言,指的就是语文的结构规律,微观的就是词法句法,又称语法,宏观的就是章法。


常与英语老师和学英语的学生聊起来。结论是语法在英语教学中占有要紧地方。假如就考试而言,分值占到三分之一甚至还多。而大家汉语教学极少涉及语法,这是一个怪现象,怪就怪在两种语文——英语、汉语,对语法教学走的是两个极端,即一个过度强化,一个过度弱化。


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册下到九册上四本书课后“附录”都涉及语法问题,经笔者在教学中调查,教师在正常教学中讲授语法内容的不及一半,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对语法不甚了了,甚至是没语法定义,这也是一个极怪的现象。


笔者在此不剖析导致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,只说结果,即对语法教学的漠视,导致的一是学生提炼概括能力差,二是阅读能力差,三是文言文断句能力差,四是大阅读甚至材料作文概括能力差。说到微观,一个句子的主谓宾弄不知道;副词、介词搞不懂,不了解什么是介宾短语(在文章中很多存在介宾短语现象,但在人教版附录中却没关于“介宾短语”的介绍),这与英语教程语法问题介绍的很详细形成天壤之别(注意我在此不是一定英语语法的强化,而是感触汉语语法的弱化)。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,微观的东西搞不懂如何学会宏观?而微观语言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语法。


举例,鲁迅先生的《记念刘和珍君》开篇第一句话,十个同学至少七八个读不知道,这句话是:
中华民国十五年3月25日,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18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”。


看看这句话咋剖析语言结构?


语文结构规律分为语法(词法、句法)和章法两个方面。语法为微观,从词到多重复句;章法为宏观,从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到文体之间的辩证关系。


1、 词法、句法规律及其层级。由低到高的规律依次为:


词:冬至(主谓)司令(动宾)圆桌(偏正、定中)俯瞰(偏正、状中)矛盾(并列)
成语或短语:狗仗人势(主谓宾)平分秋色(动宾)世外桃源(偏正)韦编三绝(主谓)
单句:《钢铁是如何炼成的》是一部长篇小说(主谓宾)鲁迅,绍兴人(主谓)下雨了(动宾)
复句及多重复句:由于句子较长,不举实例。翻开任意一篇文章都可进行复句结构剖析。只讲几种关联词汇,本质关系一样,只不过简单或复杂一点有什么区别而已。关联词汇主要有:承接(人教版教程居然没此关联词汇)、因果、并列、假设、转折、递进、条件、解释说明等等


2、 章法结构。层级上也由低到高分为语段之间的关系及文体之间的关系。


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为:顺承关系、并列关系、解释说明关系、总分关系或分总关系、因果关系、对比关系、转折关系。注意,这种关系与语段的内部关系有联系,也有不同,他们是两个定义,不可以因有联系而搞混。可读一读恩格斯的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》这篇经典文章之某段或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来证明上述理论。


文体之间的关系:基本层面的就是三种文体:记叙文、说明文、议论文;高中一年级级的是应用文;最高级的是文学文体。而在这类内容中最最基本的是两种文体,即记叙文和议论文,所有些称谓都是在此衍生出来的。与关联词汇联系就是“承接关系”。记叙文就是承接关系,由于记叙文以时间地址人物先后为序,因此称记叙,譬如叙事诗,追根不就是记叙吗?另一种就是议论文表现为“因果关系”。这两种文体派生出来其他所有文体,如《拿来主义》是文学作品,但它依据的基本逻辑就是议论。


总之,语法章法问题起到提纲挈领有哪些用途,不可以不引起学生,特别是老师的看重,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,它是衡量一个语文老师的试金石。

 
标签: 教员分享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